這幾天打開天氣預報,發現全國各地的氣溫都在飆升,夏天,似乎就在眼前了。有很多朋友都不太喜歡過夏天,有個詞兒叫“苦夏”!每到炎夏,天氣熱沒胃口,渾身乏力很難受,又不知道是身體哪裏出了問題?那您一定要來聽一聽4月24日騰訊空中課堂,崔紅梅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新一期中醫養生課《長夏健脾,四季身安!》 中醫認為人體的營養來源於脾,具有“運化”和“升清”的作用。所謂“運化”是指將人所攝取的飲食進行消化,其中精華的部分通過脾的“升清”作用送往心而轉輸到全身;糟粕則從大腸、膀胱等排出體外。進進出出都離不開它,可見脾於我們有多麽重要! 那麽為什麽要提倡長夏健脾呢?因為中醫養生之道強調“順其自然,和與四時”,而在中醫定義中,一年並非四季,而是春、夏、長夏、秋冬五季。 長夏即陽曆的七八月份,涵蓋了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四個節氣,這個時節,陽熱下降,水汽上騰,濕熱充斥。濕為陰邪,易傷陽氣,而且濕邪易困脾胃,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者,最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和感冒發熱、腹痛腹瀉、上呼吸道感染等。 夏天過後就是秋冬季,脾功能不好,則易在秋冬季節生病。要做到長夏養生,健脾最為關鍵,故中醫有“長夏最宜養脾”的說法。 脾為“後天之本”,脾出了問題,很可能累及五髒。中醫裏有一句話:“養脾胃就是養元氣,養元氣就是養生命”,脾的健康與否是決定人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。所以我們說長夏健脾,就是為了保證身體的四季安康!論健脾,談養生,4月24日19:30,讓我們空中課堂再相逢!  |